查看原文
其他

谁是谭叔?

辉哥奇谭 辉哥奇谭 2020-02-21

昨天微信留言收到一句话,如下:

从第一条留言开始,大家开始歪楼,都在讨论「谭叔」这个话题。我早晨一看不得了,干脆截个图,放在自己朋友圈,让大家评论。结果朋友圈炸了锅,大家闹成一片。

我自己感觉,如果事态这样发展下去,一定会有人叫「老谭」。果不其然,在我谈到对于「老谭」的担心之后,马上有人说到「老谭酸菜面」,而且提供了下面的桥段。

以上就是关于「谭叔」的小故事。而我自己的名号,在「历史」上有过多次变迁,刚毕业一直到33岁的时候,都是张辉。33岁进入百度之后,因为周围同事平均年龄只有26岁左右,所以我自然被称为辉哥。2013年上过一次天天向上(看「阅读原文」,22分钟起),被天天五兄弟戏称为「辉叔」以及「辉爷」。结果回公司之后,这两个名号也有人叫了。当时年轻的 VP 李明远总是叫我辉叔,而当时的HR总监特别喜欢叫我「辉爷」。还有一些特别年轻的PM喜欢叫我「辉总」。这都是我比较喜欢的名号,当然,最习惯最适应最亲切的还是「辉哥」。

其实在我去百度之前有一小段时间,大约半年,当时公司的人叫我「张总」,但那段经历并不开心。我在所有的称呼中,最不喜欢的其实也是「张总」。

今天我想趁机讲讲名号,因为一个企业的文化和公司内员工的名号相关性很大,可以说互为影响,互相加强。

在《什么样的小公司要慎入》一文中,我曾经提到:「公司不大,老总很多」的地方要慎入,而且慎入指数排名第一,因为「这种小公司往往做了一点点小业绩,但很难做大,而且企业中人事关系会比较复杂。」

「老总」文化代表了鲜明的等级,往往造成大家对上恭维,对下欺压,一个人两幅嘴脸。这与科技公司追求平等、互通完全违背。一个「老总」文化盛行的地方,必然是技术人员非常压抑的地方,绝无例外。

而好公司会有其他选择,比如鼓励直呼其名的。还有一些公司有花名文化,比如风清扬,鬼脚七,和另外一些公司的英文名文化,比如Pony和Martin,从某种意义上是消除层级文化,“XXX总”的文化。当然,挑战是花名不够用,英文名也不够用。但老板带头去「老总」化,是个好现象。

即便这样,这样的文化依然被不断挑战和稀释,比如在直呼其名的公司,有越来越多的人总会找机会加上「总」字,比如一个人名叫「ABC」,他们就叫他「BC总」;一个人叫「风清扬」,他们叫「风总」;一个人叫Pony,他们叫「Pony总」。这种事情,很多人以为是小事,不会当众干预。其实这是毒瘤,正在侵蚀一个企业的肌体。

所以,公司,尤其是初创公司一定要非常在意自己「名号文化」,最简单的就是直呼其名。如果有特别亲切的称呼,而且不与任何官职等级挂钩,比如「村长」、「老马」、「想哥」、Summer、Sherry,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提倡的。

开会的时候,任何时候别人叫我「张总」的时候,我都会第一时间纠正他说「辉哥就挺好」,转身过去,我也会叫他「老王」,而非「王总」。现场同事一看我们这样叫了,也就马上改口「辉哥」、「老王」。

这种东西无需一纸政令,就是在你出现的任何场合,都提示大家叫你张辉或者辉哥就好,并且你也坚持不叫对方「X总」。坚持一段时间大家就会习惯。

中高层坚持的多了,公司的「总」自然就消失了。

这样挺好。

PS:回到我自己的名号上,我估计经过张辉 - 辉哥 - 辉哥奇谭 - 谭叔 - 老谭 - 老(谭)坛酸菜,最后一定有人叫「谭老」。这个名字,等我真正老了之后再叫不迟。


参考文章:什么样的小公司要慎入

前一篇文章:务必每年更新简历

365天,每天坚持写作之201/365,爱上你的每一天!

加入「辉哥奇谭读者」社群,与1700多位朋友共同成长,一起养成好习惯,请扫描如下二维码。了解更多,请回复「知识星球」。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